在南京市委教育工委领导下,BoB手机客户端
党委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精心部署,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后续工作的延展和深入,根据市教育工委关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意见,紧密结合学校中心工作和发展实际,制定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方案》,以“坚持科学发展,创建与世界接轨的“现代化、高职化、有特色、第一流职教名校”为主题,以创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三高”、“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为载体,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服务师生员工、加强基层组织、发挥党员作用,在全校迅速形成了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一、坚持党委领导,重学习动员,促全面争创。
1.统一思想,深化认识。
学校党委召开了创先争优活动动员大会,对全体党员提出明确目标和具体要求,并通过组织中心组理论学习、全校教职工政治学习和各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分层次、有侧重的组织全体党员、教工认真学习国家和江苏省两个纲要,以学习深化认识,以动员启动活动,充分调动了全校党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出浓厚的活动氛围,为全面争创奠定了思想基础。
2.彻查廉政,强化保障。
学校党委通过动员教育、扎实查找、完善表格和制定措施等步骤,规范工作流程,严格制度执行,提高党员、干部、教职工自觉接受监督、主动参与监督的力度,构筑了廉政风险制度的长期防线,深入推进了师德行风建设,为全市教育系统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提供了经验。
二、贴近中心工作,重教学科研,促质量提升。
学校党委带领八个党支部围绕学校教学中心,认真探索创先争优活动
载体,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带领全校党员围绕中心,立足本职,创先争优活动成效显著。
1.聚焦课堂,提升质量。
10月18~22日组织了土木工程系教学开放周,推荐课31节,其中新教师汇报课8节,推荐课3节,研究课20节。教学开放周聚焦课堂,立足质量,课前研课充分,课后评课精心,全校教工共听课351节,形成了良好的同伴互助氛围,有效地提升了整体教学水平,进一步落实了“课堂质量效益年工程”。
2.科研强校,成果丰硕。
学校制定了课题招标制度和产学研工作条例,建立了教科研基金和奖励制度,鼓励教师立足教学实践、提炼教学经验,形成了浓厚的教科研学术氛围,9月至11月,仅党员教师就申报立项校本课题13个、个人课题13个,撰写教学课例40篇,申报市优秀教学成果6项,年度发表论文93篇;今年入选的两门院级精品课程主持人是党员,今年通过的两个“江苏省五年制高职教育示范专业”负责人是党员,刚刚立项的两项院级课题主持人也是党员,真正做到了党员教师率先垂范,典型引领,成果丰硕。
3.技能竞赛,提升品牌。
2010年全省、全国技能大赛,邱海霞、徐玉峰、甘为众、单英杰、张华军、刘奕等一大批党员教师以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指导集训、亲自参赛,通过岗位争优为“创先争优”活动添活力、增光彩。学校分获13金15银5铜和5金1银1铜的好成绩,蝉联全国大赛建筑项目“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团体总分、获奖率”第一名,学校连续两年荣获“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特殊贡献奖”、“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学校”、“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集训项目优胜奖”等荣誉称号。
10月22日,以“全员参与竞赛,提高技能水平,展示师生风采,弘扬双元特色”为主题的学校第五届技能节开幕。44项学生竞赛项目和8项教师竞赛项目涵盖全校两百多位专任教师和近4000名在校生。通过四级技能大赛锤炼,一群朝气蓬勃、充满阳光的青年学子积极向党组织靠拢,21名同学递交了入党申请书,3位同学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技能大赛有效推动了课改深入,优化了教学质量,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更深深影响和带动了全校师生,形成了学习先进、争当优秀的良好氛围,推动着学校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直面难点工作,重队伍建设,促持续发展。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队伍建设,将党员队伍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列为党建工作重点和创先争优活动示范窗口,积极寻找载体,多维创设平台,在队伍建设上突破了难点取得了实效,促进了学校持续发展。
1.五大工程,打造队伍。
学校党委始终坚持以师德建设工程、名师培养工程、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继续教育工程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工程等五大工程为抓手,不畏惧困难,不回避问题,致力于教师队伍建设,成效卓著。
2.创设平台,培训师资。
学校通过教坛新秀、优秀青年教师、优秀实验实训指导教师、骨干教师、首席实训教师、专业(学科)带头人的评选,为教师专业成长创设平台,提供机会;构建了校本培训体系,开辟了新任教师培训、校本技能培训、专家讲座、课改论坛、教师沙龙、学报交流和学位攻读、出国培训、下企业实践等途径,引导教师成为与时俱进的终身学习者,建设了学习型教师队伍。
3.重视“80”,贵在教育。
学校有近百位“80后”青年教师工作在教育教学一线。本学期学校党委针对他们年纪轻、学历高、但缺少工作经验的特点,启动了“80后”青年教师群体师资建设活动,以青年教师沙龙、教学基本功竞赛、教科研成果展示等八项专题活动为载体,帮助和引导“80后”青年教师逐步走上师德楷模、育人模范、教学专家和科研骨干的成长之路,发挥了青年教师开放程度高、思想变化快、个体意识强的优势,使他们成为推动学校新一轮改革和发展的核心团队、骨干力量。
4.选树典型,榜样示范。
我校现有专任教师211名,其中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2名,省教科研中心组成员10名,联合学院专业带头人4名,市专业(学科)带头人13名,市优秀青年教师14名,副教授及高级教师76名,研究生毕业和取得硕士学位76人,国家注册建造师、造价师、统计师、工程师、技师等75名。这些优秀的教师典型逐步成为教育教学骨干,更成为青年教师的榜样,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逐步形成。
四、围绕两大愿景,重多元合作,促模式创新。
学校党委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创新提出了“让普通孩子接受最好的职业教育,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让农民工接受最好的职业培训,体面的走出国门成为脱贫致富的典范”两大愿景,在探索中改革,在实践中创新,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1.“双元”探索,本土实践。
学校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积极探索“双元制”的本土化实践,订单式培养,技能打包教学,带动了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能在更完善的场所,用更先进的设备,获取更快捷的信息来拓展专业和训练技能,提高了对口就业率,让毕业生成为企业的免检人才,其中博西华项目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我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典范。
2.教育辐射,职教富民。
学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职业教育为富民强省、实现“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精神,全面服务地方经济,不断拓展服务外延,开展企业培训和技能鉴定,与中西部地区联合办学,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近三年学校考培中心培训农村劳动力,输出人力资源5万多人,为国家创汇近60亿,真正“致富一个人, 脱贫一家人,带动一帮人”,谱写了职教富民的新篇章,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新的贡献。学校也先后成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获得了职教领域的最高荣誉。
3.放眼国际,着眼未来。
学校党委坚持放眼国际,着眼未来的办学理想和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与新加坡、法国、德国、韩国、台湾等16所国际院校联合办学,与南京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打通了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的渠道,首批7名同学顺利赴新加坡建设局管理学院就读,2名同学赴新加坡担任电工工长,成功打开了国际化成才通道,初步构建了国际化人才成长立交桥。
五、密切联系群众,重民生关怀,促整体和谐。
1.金秋慰问,暖心暖意。
学校党委多年坚持在中秋和端午两个传统佳节为单身、外地未婚青年教师召开座谈会,送去中秋慰问,关心青年教师生活,关注他们成长。重阳期间,各支部党员手捧鲜花,带去了校党委和全校教工对离退休老同志的节日祝福。离退休教师们对学校细致周到的安排感到由衷的高兴,更对学校取得的辉煌成就发出了衷心的赞叹!通过走访慰问,老、中、青三代教师有了很好的沟通和了解,青年老师学习到了离退休老同志的光荣传统,老教师也看到了青年教师踏实开拓的工作态势,共同推动学校更好更快向前发展。
2.春风化雨,大爱为生。
学校党委把奉献爱心、救助困难教工作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党委坚持“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困难失学”,建立健全了各类“奖助”体系,建立了支部与班级结对和党员“一对一”帮扶制度,春风化雨般以关心关爱、落实低保、减免学费,勤工俭学等方式开展救助工作,以实际行动服务广大师生。开学初,在校党委倡议下,全校党员为电气系突发脑溢血的李卉柳同学捐款22040元,全校师生累计捐款达61610.1元,校党委吴仲华书记还代表全校师生到医院看望了李卉柳同学,鼓励她要坚强地与病魔做斗争,期待她早日重返校园。
六、精心规划未来,重品质引领,促科学发展。
今年十一月,学校以江苏省排名第一推荐申报国家首批高水平示范校,意味着我校“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现代化、高职化、有特色、第一流”的目标已经全面达成。现在学校党委正多方调研,深入研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市教育局“质量为先,品质发展,精细管理,彰显特色”的工作要求,以国家、江苏乃至南京市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为蓝本,精心编制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全力以赴,力求在今后五年能推进以“国际化、信息化、多元化、均衡化”为标志的内涵发展,以品质引领带动科学发展,以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