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发布者:周密发布时间:2023-01-12浏览次数:11

编者按:19日,校党委书记唐云清参加南京市政协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接受南京日报参访,建议要进一步优化创新产教融合机制。全文如下: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集体采写

  【报告原声】

  加快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打造区域人才高地。


  【代表委员热议】

  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在科技创新上,我市将加快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在产业布局上,将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未来网络等新赛道,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市人大代表刘伟说,这些发展目标,具有很强的战略眼光和前瞻思维,为我们抓好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增添了信心。我们将切实把科技创新的“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有效保障各项任务得到及时、有针对性的落实。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加快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打造区域人才高地。”市人大代表朱春明建议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快实现重大创新平台科研成果产业化。加快推进紫金山实验室、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实现重大科技成果的“沿途下蛋”。支持我市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主动承接溢出的科技创新成果。二是加快建立需求导向的技术攻关机制。探索建立市场需求导向的“揭榜挂帅”技术攻关新机制。按照企业投入为主、财政投入为辅的资助模式,调动企业创新主体积极性,加速攻克关键技术“卡脖子”难题,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三是加快推动我市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支持鼓励我市创新标杆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与中小企业在技术研发、产业孵化等方面开展合作,打造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新格局。

  加大力度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推进南京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南京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关键支撑。”市政协委员肖晖建议,以攻关核心技术为目标,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南京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他提出,应加大核心技术领域支持力度,专项设立核心技术研究基金,重点支持南京区域龙头企业与国内外龙头企业联合,与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大学、研究机构组建新型的联合研发机构,组建优秀研究团队,对行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前沿技术等进行攻关突破,以促进产业融合升级;同时,还应布局未来前沿技术研究,对量子技术、未来网络、新能源、航天等未来技术进行重点发展,提升量子保密通信技术水平,支持发展超宽、新以太、泛在互联、云算网一体等未来网络技术。

  市人大代表左明建议,用“数智化”为中小企业插上腾飞翅膀。可以探索将5G、工业无源光网络、边缘云、物联网、AI、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相融合,在中小企业聚集的园区构建区域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平台,为园区中小企业提供“端、边、云”融合互通的“一揽子”工业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底座能力。

  让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新生动力。”市政协委员占芳芳建议,提高对本地培养人才的重视程度,优化南京市的各类主要人才计划,不设置“必须由外地引进”要求,让本地培养的人才也有机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在南京安居乐业。同时,进一步放宽“首次创业”的限制,加大对本地“二次创业者”“多次创业者”的政策扶持力度,让本地创业人才享受更多的政策扶持。

  “如何让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是南京一贯的努力方向。”市政协委员龚继如建议,南京对C9类人才增设住房优惠等服务。

  “加快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离不开构建人尽其才的就业支持体系,打造开放、包容、高效的就业政策环境。”市政协委员唐云清建议,进一步优化创新产教融合机制。一方面要创新制度建设,积极出台全市层面推动产教融合的配套实施细则,多部门合作,给予产教融合型企业税费减免、财政拨款、优惠利率等配套政策激励。另一方面要创新合作机制,构建职业学校专业群与全市重点产业链的合作机制。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定期调查发布重点产业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及技能人才需求信息,引导供需有效对接。


  记者 马金 王健 张希 李子俊 余梦娇 余梦迪 徐宁

  【专家解读】

  提高城市科技创新整体竞争力影响力

  丁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北新区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创新型城市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快科技强国建设、推进区域创新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国家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南京加快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对于提升在国家创新战略布局中的地位、提高城市科技创新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建设更有创新高度的活力南京具有关键的促进作用。

  一是要在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上有所突破。重大创新平台是国之重器,苏州获批国家实验室,对南京既是鼓舞,又是鞭策。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集中力量办好紫金山实验室、麒麟科技城等重大载体和平台,在能级上继续有质的突破。

  二是要在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上走在前列。国家4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新型电力(智能电网)装备集群入选,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着力推进新产品新技术迭代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为产业链价值链迈向中高端贡献科技力量。

  三是要在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上争当表率。南京是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城市,要充分利用好这些特色和优势,以更大勇气和更大力度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往深里走,强化科技政策的引领性和精准性,破除科技创新领域的深层次障碍问题,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支撑和保障。

  四是要在促进金融支持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上争做示范。金融是支持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活水”资源,南京刚刚获批长三角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要加快构建完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好“融易办”等创新金融服务平台,为促进科技、产业和金融深度融合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宋广玉

来自:http://njrb.njdaily.cn/h5/html5/2023-01/11/content_57_72468.htm


新闻来源:党委作者:摄影:

Baidu
map